港澳臺城市排放特征
Emissions of Hong Kong, Macau and Taiwan cities
注:上圖是排放結構,下圖是城市人均排放和單位GDP排放柱形圖。下圖中:柱形高度(左Y軸)代表人均二氧化
碳排放,柱形寬度代表人口;柱形顏色越深,代表城市排放總量越高;紅色“*”形(右Y軸)代表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。
Note: Above is the emission structure; below are the city emissions per capita and per unit of GDP (bar chart). Column height (left Y axis) represents per capita emissions, and column width represents population. The deeper the column color, the higher the total emissions. The red "*" (right Y-axis) represents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.
香港是一個港口城市、金融城市,沒有太多工業(yè)。所以其二氧化碳排放工作主要集中在
電力和
交通方面。香港的減碳目標是在2020年把
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50%~60%。發(fā)電是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,占2012年總排放量68%,其次是本地
運輸,占17%,主要來自汽車的燃油使用。要在香港大幅減低二氧化碳排放,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燃煤發(fā)電和充分提升能源效益。
香港在二氧化碳
減排方面有兩個典型案例:香港機場管理局和現(xiàn)代貨箱碼頭。
香港機場管理局于2008年完成首份針對它的建筑物和設施的碳審計,也是首個簽署環(huán)保署“減碳約章”的機構。它聯(lián)同商業(yè)伙伴于2009年為整個機場范圍進行碳審計,為自己和商業(yè)伙伴計算和監(jiān)控二氧化碳排放。2012年12月,香港國際機場獲國際機場協(xié)會頒發(fā)機場排放認可計劃的優(yōu)化級別證書。現(xiàn)代貨箱碼頭是香港貨柜碼頭運營商之一,管理葵青多個貨柜碼頭。它于2014年在香港處理了540萬個20英尺標準貨柜(TEU)。2006年,它計算了每個貨柜的二氧化碳排放(14.25 kg/TEU)并訂立在2015年前將二氧化碳減少30%的目標,相當于每貨柜的二氧化碳排放10 kg/TEU。2011年,現(xiàn)代貨箱碼頭的努力獲環(huán)境運動委員會香港環(huán)保卓越計劃肯定。它的減碳目標于2013年上半年已基本達到(10.88 kg/TEU)。
澳門在大多數(shù)國人的印象里最深的是——賭場,其實賭場是表面的,澳門整個的經濟是靠旅游業(yè)、博彩業(yè)互相推動,相當繁榮,加上地方較小,平均經濟水平很高,甚至可以算是福利社會了。在這樣的地方,低碳發(fā)展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(當然有些高消費場所也必然不會低碳,以“奢華”為名片的地方幾乎與“低碳”絕緣)。為達致“構建低碳澳門、共創(chuàng)綠色生活”的共同愿景,澳門在追求低污染、低排放及環(huán)境友好的低碳經濟發(fā)展模式過程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。例如在廢棄物處理方面,澳門于20世紀90年代初決定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日益增加的垃圾,將垃圾燃燒時所產生的熱能回收發(fā)電,所產生的電力不僅能滿足焚化中心自身運行,也產生了額外的電力輸送至公共電網。交通運輸占澳門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。澳門宣揚“綠色出行”五招(倡議多步行、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多與親友共乘、條件許可下盡量停車熄匙以及定期一天不開車)。
臺灣城市中,臺北是臺灣省省會。2017年以來,臺北已將2016年聯(lián)合國出版的17項永續(xù)發(fā)展目標(SDGs)和相關指標納入市政府的永續(xù)發(fā)展議程。臺北制定《臺北市溫室氣體管制執(zhí)行計劃》,中期:203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25%;長期:205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50%。臺北于2015年參與ISO 37120指標體系(城市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 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的指標體系)
認證,100項指標通過98項,2016年4月獲得“白金級認證”,為全臺灣第1個入會并完成ISO 37120指標體系認證的城市。
新北同臺北一樣,在臺灣地區(qū)是傳統(tǒng)的藍營地盤。在臺灣地區(qū)發(fā)展歷史上,藍營長期執(zhí)政,其所掌握的地盤也是傳統(tǒng)經濟比較發(fā)達的地方。新北積極參與國際氣候倡議,2011年于Markit平臺注冊自愿性減碳標準(VCS),2012年開始填報CCR(Carbon Climate Registry)平臺,2014年開始填報CDP問卷、獲邀參與CDP Cities Asia Pacific Workshop,2015獲選CDP Cities Questionnaire TOP10。
2018 ICLEI全球執(zhí)委會啟動《2018~2024蒙特利爾承諾與行動計劃》,新北為臺灣唯一受邀與全球城市共同承諾,未來6年加速并升級城市及區(qū)域的永續(xù)發(fā)展。新北已達成2016年排放量減到2008年水平的承諾,持續(xù)朝2020年較基準年(2005年)減9%、2030年較2005年排放量減25%、2050年較2005年排放量減50%的目標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