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光作序,綠能澎湃。今年以來,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以“開局即決戰(zhàn)”之勢搶抓早春黃金期,持續(xù)加大投資發(fā)展力度,加快綠色能源轉型發(fā)展,一批在建項目不斷刷新“進度條”,一季度大中型基建投資額同比增長17.08%。從三北風電基地到東南沿海光伏矩陣,從千萬噸級煤電清潔化改造到新型儲能技術攻堅,一組組躍動的數據背后,躍動著中國大唐高質量發(fā)展的強勁脈搏。
向新向智 勇攀高峰鑄重器
在能源革命與“雙碳”目標交匯點上,中國大唐以重大技術裝備項目豐富項目版圖,以科技智慧突破地理極限,書寫著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大唐答卷。
在青藏高原東麓,世界首臺500兆瓦沖擊式水電機組項目——大唐扎拉水電站正在創(chuàng)造水力發(fā)電史的新坐標。該項目緊盯工程建設目標任務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(zhàn),引水隧洞一級、二級超深豎井擴孔反井順利貫通,壓力鋼管制作安裝工作拉開帷幕,為機組按期投產發(fā)電筑牢堅實根基。
轉向黃土高原,世界首套百兆瓦級全人工地下儲氣示范項目——大唐中寧100兆瓦/400兆瓦時壓縮空氣儲能綠色低碳技術攻關項目正構建能源存儲的“地下長城”。截至目前,地上建筑工程整體完成85%,設備安裝完成38%,地下儲氣庫豎井已完成83.4%,正穩(wěn)步推進地下儲氣庫主硐室的開挖工作。該項目的建成,將對加速推動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產業(yè)化不進程起到積極的示范意義。
馭風逐光 綠電版圖連山海
向“新”出發(fā),方能“質”遠。中國大唐所屬風電、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全線挺進“快車道”,從大漠戈壁到草原邊疆,從江河湖泊到丘陵山地,一幅幅綠色能源建設的壯美畫卷正加速鋪展。
在
新疆,一片“藍色海洋”映入眼簾,中國大唐首個百萬千瓦“光伏+光熱”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項目——大唐新疆公司石城子項目10萬光熱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,鋼結構支架如銀色森林般拔節(jié)生長,10萬千瓦光熱主廠房已完成16.9米澆筑,化驗樓砌筑完成85%,集熱鏡場基礎澆筑完成88%,支架安裝完成55%,新能源發(fā)展正在戈壁深處落地生根。
在
內蒙古,大唐烏蘭察布四子王旗一期3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如火如荼。升壓站設備基礎已完工,風機設備基礎二次灌漿、集電線路基礎澆筑、送出工程基礎澆筑均已完成50%。當草原勁風掠過今年即將投產的巨型葉片,這座年發(fā)電量預計8.75億千瓦時的“綠色充電寶”,將為構建新型
電力系統(tǒng)提供了防沙治沙一體化項目新方案,助力實現“碳達峰、
碳中和”目標。
在洞庭湖生態(tài)經濟區(qū),在充分借鑒大唐華銀首個大型集中式“漁光互補”柔性支架項目——益陽蘭溪光伏項目的建設經驗的基礎上,大唐湘潭發(fā)電公司安鄉(xiāng)22萬千瓦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柔性支架樁基施工完成工程總量的30%,送出工程新建桿塔92個基座已全部完成。據項目負責人介紹:“待項目投產后,上可發(fā)電、下可養(yǎng)殖的運營模式,可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(tài)效益雙豐收。”
低排高效 清潔煤電擔重任
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歷史進程中,清潔高效煤電正以技術創(chuàng)新重塑自身價值。目前,中國大唐系統(tǒng)清潔高效煤電建設進入高峰期,全力筑牢能源保供“壓艙石”。
在
山東,世界首臺630℃超超臨界機組建設現場傳來捷報——大唐鄆城國家電力示范項目世界首根G115鋼產品拼焊首戰(zhàn)告捷,標志著我國火電裝備制造邁入超高溫材料自主化時代。受熱面、除氧器、凝汽器等輔機設備相繼到廠安裝,中國清潔煤電技術攀登世界巔峰的路徑愈發(fā)清晰。
湘江之畔,大唐華銀株洲2×100萬千瓦擴能升級改造項目工地現場,3000余名參建人員、10多臺塔式起重機精準舞動,智慧工地的“神經中樞”——智能一體化管控平臺,24小時匯聚工地建設數據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參數及人員作業(yè)信息,通過數據AI分析,精準調度資源、預警安全風險。不久前,該項目作為中國大唐基建年會現場觀摩點,接待了120余名代表,獲得一致贊揚:“技術領先、管理精細、施工高效,堪稱行業(yè)標桿!”
黃海潮涌處,采用國際領先的超超臨界燃煤發(fā)電技術的大唐呂四港2×100萬千瓦擴建項目,主廠房、煙囪等區(qū)域已完成樁基施工5580套,循環(huán)泵房取水沉井下沉完成63%,建成后將更好地兼顧高效能與低排放,成為長三角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落子……
戰(zhàn)鼓催征馬蹄疾,綠能潮涌勢如虹。中國大唐各個在建項目一片繁忙,全力以赴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。下一步,該公司將站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歷史方位,進一步深化改革、強化創(chuàng)新、優(yōu)化結構,推動存量增效、成本領先、增量做優(yōu)、晉位升級,以“滿格狀態(tài)”奔跑在能源革命的賽道上,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奏響能源報國的綠色交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