措施才能滿足這個新的雄心勃勃的計劃。同時,我們還得量化這些措施帶來的影響:哪些條款將保持不變,而哪些又需要修改。這樣看來,發(fā)展新技術和建立新機構可能是必要的?!?/div>
“1.5度以內是可能的嗎?人類引起的氣候變暖已經(jīng)接近1度了,預計在2030將達到1.2度——所以控制升溫在1.5度內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(zhàn)。所以一旦我們想堅持二氧化碳零排放這條道路,所能做就是控制變暖的來源?!?/div>
“如果,如果我們能堅持IPCC這個‘2度’計劃,如果聯(lián)合國環(huán)境規(guī)劃署是正確的,我們可以通過限制甲烷和煤煙來把峰值溫度往下拉個0.5度。如果大自然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響應這一變化,那么1.5度仍然是有可能的——但這會是一個很大很大的‘如果’。”
南安普敦大學國家海洋中心的教授約翰-薛帕德(John Shepherd):
“很少有人意識到實現(xiàn)協(xié)議的目標有多么困難,即使我們有50年的時間。由于國家自主規(guī)定排放上限,我們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對這些上限進行指導的東西。我對實現(xiàn)這些目標并不樂觀?!?/div>
倫敦大學學院的勒安-科爾曼(Ilan Kelman)博士:
“每年1000億美元的援助金肯定有幫助,但這個數(shù)字還不到全球宣布的每年軍費開支的8%。”
原標題:科學家怎么看巴黎協(xié)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