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家為中國碳排放量正名:對氣候影響260年如一
【延伸閱讀】科學家為中國碳排放量正名:對氣候影響260年如一
參考消息網(wǎng)3月17日報道 德媒稱,一項研究稱,盡管中國碳排放量對比過去大幅增加,然而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(平均10%)卻出人意料地保持在同一水平。"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從1750年到2010年中國在地球變暖方面的作用一直在8%至12%"。
據(jù)德國之聲電臺網(wǎng)站3月16日報道,研究作者之一、
北京大學的李本剛(音)說,"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排放內(nèi)容讓大氣升溫。另一些則讓大氣降溫",因此中國帶來的影響"相對穩(wěn)定"。
在《自然》雜志發(fā)表的這項研究,可能對有關氣候保護的談判帶來影響。據(jù)中國和法國研究者稱,這是首次計算中國在地球變暖
問題上的份額。
報道稱,中國是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國,但強調新興門檻國家有發(fā)展權,工業(yè)國家從歷史角度來看要承擔更大責任。這項研究稱,認識到中國的份額,對于落實2015年12月巴黎聯(lián)合國氣候大會"共同承擔不同責任"的原則而言,非常重要。
"我們之前不知道,中國究竟應該承擔起哪些責任",李本剛說。然而如今氣候談判有了一個"客觀的"基礎。
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、沒有參與上述研究的斯普拉克倫(Dominick Spracklen)表示,一些有害物質對氣候有降溫作用早就為人所知,然而這個結合了生物地質化學與氣候學的研究結果"值得注意"。他強調,有害物質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復雜,需要更多的相關研究。

中國煤電廠(圖片來源于德國之聲電臺網(wǎng)站)